|
关于996是不是剥削,相信有正常逻辑思辩的人都能说得清楚。
马云自恃在商业上的成功,试图绕着弯儿把黑的说成白的,把996说成“福报”。
很显然,他并没有成功。
但是马老板毕竟是企业家的教父级人物,不是一般人,岂能轻易认输?今天(4月14号),马老板又发了一篇长文,企图再次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在今天的回应中,马老板主要的观点是:
1:谈996说明你不热爱你的工作
2:成功人士都拼命付出
3:996和被剥削没有关系
那么,基于这两点,我们来谈谈,这两个结论站得住脚吗?
相对应的,我也提出3个观点,以对应马老板的3个结论。
一:即便是爱好,一旦变成工作也会变得无趣
马老板有没有听说过一句话,“当爱好变成工作的时候,这爱好也就没那么有意思了”,爱好之所以美好,就是在于这是工作之外的东西。
对待爱好我们可以自由支配时间,我想什么时间就是什么时间。
但是工作呢,只要是工作时间就必须在岗,没有讨论的余地。打个比方,我喜欢吃小龙虾,但是你让我天天吃,我也会吃到吐了。
正因为工作时间是一种刚性的规定,这也是工作让人不喜欢的原因之一。
另外,爱好是放松,但工作是一种高强度,僵化,内容单一的任务。
爱好我可以做或者不做,但工作必须做好,会有一种压力。
另外,工作和生活是互斥的,工作时间延长必然干扰生活。马老板在接受韩媒采访时,也表达了自己过多工作亏欠了家庭,马老板甚至还说过最后悔的事情就是创建了阿里巴巴.......
正是由于工作的时间具有强制性,内容单一性,工作会带来压力等因素,工作才变得不能让人喜欢,所以人们需要通过休息来调整状态,如果休息的时间都不给,那无异将人逼上绝路。
二:创业者和普通职业不能同日而语
马云同时提到,成功的人都付出比较多,不会计较996.
对于自己的事业,作为创业者,自然在开始要加倍付出。无论是刘强东睡地板听闹钟的故事,还是马云早期的种种艰辛,这个无人怀疑。
但是,这个拿来和普通的打工者作对较就矫情了。
1:回报不同
创业者要的是高回报,要的是整个企业的利润。而打工者只拿自己那份工资。
你让一个拿着微薄薪水的工人和你一样奋斗,那你们的财富对半分吗?
2:定位不同
你是企业主还是来打工的,每个人的条件和想法不同,你不能强制每个人都去创业。普通人的诉求就是养家而己,学成文武艺,货与资本家。这是一个等价交换的过程,做完本职工作是本份,再要求加班就是过分了。
3:状态不同
企业家创业初期是辛苦,但基本是暂时的,创业成功,条件就改善了。
有了独立办公室,办事有秘书代劳,没有人来考核KPI......可以说,绝大多数人的创业动力,正是为了避免再像普通员工那样辛苦地工作,无休止的加班。
但是普通劳动者的状态基本上不会改变,做不完的工作,加不完的班,时时盯着KPI......
马云们应该想一想,如果人人都是企业家,都去创业,那么哪来马云们今天的成功呢?都去创业了,你根本招不到员工为你工作啊。
三:996和被剥削没有关系吗?
马云说,真正的996不是简单的加班--那是复杂的加班?
马云说,996不是单调的体力活--那是多方位的体力活?
马云说,996和被剥削没有关系--那还有别的关系?
在我看来,工作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强度,另一方面是时间。
工作强度,早就通过各种KPI,各种“企业文化”,各种奖惩压榨得没有榨取空间了。
所以,才盯上了工作时长。
休息时间不给休息,这就是赤裸裸地压榨。有没有强制我不清楚,但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的道理想必马老板听过吧?
既然马老板认为工作时长不重要,那么反过来问问马老板,员工们表示热爱这份工作,但是工作时间不去上班或者提前下班,你同意吗?
马老板在商业上很成功,但也不要把别人当成傻子吧……
<!-- 楼主编辑 -->此贴已经被作者于 2019/4/14 17:54:17 编辑过<!-- 楼主编辑 e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