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8-17 13: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余 斌:西方经济学只是一种意识形态
西方经济学已经丧失了古典经济学残余的科学性,纯粹成为一种意识形态。正因为如此,这套在学术逻辑上无法成立的理论才得以借助其经济基础即阶级基础的壮大而在国内外的经济理论界处于显赫的地位。进而使得国际垄断资本得以强化现有的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能够更加方便地攫取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西方经济学的不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它的基本分析框架和学术逻辑上,应当受到全盘否定。
一直以来对于西方经济学就存在两种极端的倾向,一个是全盘西化,一个是全盘否定。而这两个极端的特点都是意识形态化。然而,除了意识形态外,由于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和学术逻辑的不科学,实际上,我们完全能够基于学术逻辑来全盘否定西方经济学,这样一来,西方经济学就只是一种意识形态了。
一、对西方经济学基本分析框架的否定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田国强教授曾经在《经济研究》上撰文说,“现代经济学则按照科学的方法并运用分析工具——通过观察、理论和再观察——来系统地探索人类经济行为和社会经济现象,从而它是一门科学,代表了科学的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这种系统探索,既涉及到理论的形式,也为经济数据的考察提供了分析工具。”他还批评说,“近些年来,不时看到有人从研究方法到结论对现代经济学大肆进行批判,否认现代经济学及其研究方法,并宣称要创造出自己的经济学。但这些所谓的经济学往往只给出了观点,既没有明确的前提假设条件和分析框架,也没有逻辑推理和严格证明;既拿不出周密可靠的数据做依据,又不引用基本的经济理论,随随便便就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并提出奉劝,“一个人不妨先踏踏实实地学点现代经济学,然后再去给出一些让人信服的批评。”
但是,田国强所推崇的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又是什么样的呢?他认为,“一个规范经济理论的分析框架有五个基本组成部分:(1)界定经济环境;(2)设定行为假设,(3)给出制度安排;(4)选择均衡结果;(5)进行评估比较。”从这里,我们看到,“既拿不出周密可靠的数据做依据,又不引用基本的经济理论,随随便便就得出了自己的结论”的恰恰是现代西方经济学。
首先,为什么要引用那些根本不能成立的所谓基本的经济理论呢?其次,按照如数理统计学所代表的科学的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经济学可以任意给出行为假设,但必须对假设进行检验。通常的做法是,首先是给出原假设或零假设,然后在假定原假设成立的条件下,选择可以实证计算的统计量并设计拒绝域,最后从实际数据中计算出的统计量的取值,根据其有无落入拒绝域来判断是否拒绝原假设。在这里,最关键的是要对假设进行检验。但是,田国强的分析框架中就没有对行为假设的检验。实际上,现代西方经济学是拒绝检验其假设的,最多只允许检验其假设的结论,尽管田国强连对结果的检验也是排斥的。而一旦其结论未被实证研究拒绝,现代西方经济学就宣称自己的理论假设是成立的,其实未被拒绝并不等于接受,这在统计学中是一个常识。而一旦其结论被表明不成立,现代西方经济学就托辞其假设过于理想,拒绝承认其假设是不成立的。这种做法就象算命先生以生辰八字决定命运为假设,给出了一个人的命运结论,一旦结果蒙对了,就吹嘘生辰八字如何如何决定命运,而一旦没有蒙对,就说还有其它的什么因素,比如姓名的选取等影响了命运,决不承认生辰八字决定命运的假设是不成立的。
既然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算命先生的做法相一致,全盘否定西方经济学的科学性当然就是有依据的。换个角度来看。全盘否定西方经济学,就象否定乌鸦是白的一样。要论证乌鸦是不是白的,不能指责人们没有见过所有的乌鸦就说天下乌鸦一般黑,而是要看能否找到一只白乌鸦。这才是论证的道理。而在没有找到白乌鸦的情况下,说“天下乌鸦中会有白的”要比说“天下乌鸦一般黑”错误得多。
数学界的许多猜想,包括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都是通过有限的举例,就大胆地认为其具有一般性。而对于这些猜想是否具有一般性的更严谨的证明或反证则推动了数学的发展。
既然《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耻辱——彻底否定资本结构无关论》(中国商业出版社2001年版)和《微观经济学批判》(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这两本书中所提过的西方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在学术逻辑上都是站不住脚的,那么我们至少可以像西方学界曾经做过的那样把全盘否定西方经济学作为一个假说提出来。这个假说,按照西方经济学研究的范式,它是可以证伪的,因而它至少是可以作为科学的假说而成立的。任何人只要列举出任何一个成立的西方经济学理论,就可以说明这个假说是不成立的。但是,关键的问题就在于,始终没有人能够列举出一个成立的西方经济学理论。因此,要是按张五常的逻辑即“可能被事实推翻而没有被推翻,就算是被证实了”,那么,我们对西方经济学的全盘否定也可以算是被证实了。 二、西方经济学与西方经济的发达无关
田国强还指出,“市场经济是导致一个国家富强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这就是说,要想国家富强,一定要走市场经济的道路。这是由于在世界上找不到任何富裕,但不是市场经济的国家。”
然而,在历史上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但是没有人会认为当时中国搞的是市场经济。田国强的这种逻辑让我们看到了西方经济学的强词夺理。要知道,富裕国家与非富裕国家之间有很多不同之处,但是并不能认为所有这些不同之处都是导致一个国家富强的必要条件。
例如,西方富裕国家没有五千年历史文明,难道我们必须毁灭五千年的历史文明才能富裕吗?
再比如,在田国强的富裕国家中,就没有一个是由共产党领导的。但是,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才从一个由满清封建王朝、西方列强的掠夺、民国的军阀混战和蒋介石在美国支持下的独裁统治所造成的落后愚昧的国家成长为今天在世界上有着巨大影响力的国家。
且不说田国强的逻辑会不会导致要求放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他的这个逻辑倒是反映了西方经济学在中国盛行的一个原因。那就是人们以为富裕国家有西方经济学,所以就把西方经济学视为这些国家富裕的原因,而推崇西方经济学。但是,西方经济学既不是西方经济发达的必要条件,也不是西方经济发达的充分条件。马克思早就指出过,资本家是说一套,做一套的。西方经济学只是资本家在嘴上说的,而他们做的那一套则是由马克思而不是西方经济学家告诉我们的。
实际上,早期古典经济学的那点可取之处,已经被马克思和恩格斯吸收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了。此后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诚如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跋中所言,“现在问题不再是这个或那个原理是否正确,而是它对资本有利还是有害,方便还是不方便,违背警章还是不违背警章。不偏不倚的研究让位于豢养的文丐的争斗,公正无私的科学探讨让位于辩护士的坏心恶意。”从而,我们现在所谈论的西方经济学已经没有任何科学性了,纯粹只是一种意识形态。这也是为什么没有科学性的西方经济学得到在国内外都占据显赫学术地位的根本原因。
要知道,作为意识形态,只要该意识形态所服务的经济基础即阶级基础还依然存在,那么不科学的它也就不会退出历史舞台。甚至它还会在它的经济基础在社会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在人文社科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当前,国际经济社会是由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的,而中国已经融入到了世贸组织和全球化这样一个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之中,我们所呼吁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始终未能建成。在国内,公有制经济已经不再占有主导地位,除了国资委所控制的日益减少的国有企业外,各级地方政府已经将地方上的国有企业消除殆尽了。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经济学在中国的大学和社会科学院里占据主导地位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一门学科的主导地位与其内在的科学性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就象在中世纪,神学的主导地位并不意味着神学是科学。你想想,一套在学术逻辑上不能成立的理论能够指导一个国家繁荣富强吗?
不过,西方经济学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理论界处于主导地位对于国际垄断资本还是有作用的,能够进一步强化现有的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帮助国际垄断资本攫取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例如,西方经济学强调自由竞争,但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处于高度垄断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自由竞争,恰恰削弱了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实力。
例如,中国出口的服装价格仅仅是这些服装在美国售价的1/10,原因就在于这些服装在美国的销售渠道为沃尔玛这样的跨国公司所垄断,而沃尔玛所面对的则是一盘散沙处于自由竞争中的中国服装加工厂。
|
|